首页 > 

有人说考研如果考本校,对于专业科目中有些题目,本校的老师都会“透露”,作为别校的学生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知道复习点

时间:2024-04-26 20:42:26 浏览量:80814

2019考研真题

有人说考研如果考本校,对于专业科目中有些题目,本校的老师都会“透露”,作为别校的学生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知道复习点?

谢邀。

题主说的这种现象在考研中,确实存在。

比如,在刚过去的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西南的某大学就曾被爆料出,自然地理学考研专业课试题泄露。

19年考研初试结束以后,有考生称,网友于12月22日,在一个名为“西南大学地理考研”的QQ群里,上传了一份名为“自然地理2”的word文档,该文档中的名词解释、论述题和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完全一致,甚至有些题目题号都是一样。

而后,西南大学招生办做出回应称,是学院的某老师把题目透露给学生,并且对相应的人员做出了处理。

虽然,在考研的过程中,类似西南大学的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完全属于个别情况,但其实很多学校在考研的过程中, 对于自己本校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特殊的照顾。

比如,专业课出题老师,会提前给学生说下专业课考试的重点;给自己学校的考生提供一些课堂讲义、课件等;在复试的过程中,网开一面,给自己学校的学生,面试成绩打高一点等。

出现这种情况,有情感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的现实考量。

一方面,学校的老师也有情感,也有自己的社会关系。自己的学生要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如果不给他提供一些帮助,显得有不近人情。

另一方是因为现在高校的“层级”非常明显。一些985院校的老师,质疑211院校毕业生能力,而211院校的老师,又担心普通院校的学生,会不会是“高分低能”,双非院校在招生时,又看不起专科生、自考生,而学生在考研的过程,想的是“人往高处走”,985院校的学生,如果选择考研,最低也选择本校,211院校的学生也是如此。

如此一来,对于大部分院校来说,如果自己学校的学生,愿意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在生源质量上,至少比全部招收外校的学生更有保障,更何况自己教过的学生,带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因此,现在的考研,不论推免,考研的专业课初试,还是复试,在某种程度上,对双非院校的学生非常不利。

针对这些情况,双非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下面措施去应对。

第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

如果有的院校或者专业,在以往招生的过程中,歧视外校的学生现象比较严重,而自己的实力又不是很强,那再选择院校时,就尽量避开这些学校。惹不起总躲得起。

退一步讲,如果一个学校,经常歧视外校的学生,这学校最好还是不要报考,格局小的大学,也不可能走太远。

第二,通过学长、学姐或者论坛,及时掌握考试动态。

其实,最近几年考研初试,已经越来越规范了,真正在意自己声誉的学校,一般是不会在初试环节,明目张胆的动手脚,给自己的学生透露题目,或者私下“划重点”。毕竟,研究生考试还有专业课阅卷,和专业课面试,这个环节的主观性更强,操作起来也更隐蔽,考生的反映也不会很大。

如果学习真的透露题目给自己的学生,那么透露给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透露给其他学生,甚至还有学生会“显摆”的发到网上。本校考生知道的信息,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他们基本也知道。

第三,通过真题、报考院校的本科生上课课件、笔记把握考试的重难点。

万一你真的时运不济,联系不到已经开始考上的学长、学姐,那么也不要气馁。

只要考试,真题和教材都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如果初试,学校推荐有参考书目,那么这些参考书目,一定要吃透,同时,最好能收集到该专业,最近5年的考试真题。

有些学校的专业课真题,会反复不断的出现,重要的考点,每年换个形式出现。比如,之前出的是名词解释,而今年刚好有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热点事件,那就以该知识点出一道案例分析题。把以往的考题做“透彻”,相当于是在做今年的真题。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如何看待考研数学老师李林疑似泄题?

谢邀!

我想说的是触犯法律的只能是漏题的那个人,抄袭答案的那些考生是不违反法律的,最多只能说道德问题,因为考试之前,看任何资料都是合法的,并不违反规则(除非看考试的原卷,但是考生并没有看原卷),所以大家不要纠结这个泄题的事件,相信JYB会考虑这个因素的,因为稳定对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记住,公平是相对的,考不好,泄题只是一个客观原因,并非主观原因,考不好的主观原因在于自己努力的不够。

硕士研究生考试泄题的举证材料,应提请教育部公开调查此事,这种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相关教育主办单位的形象和诚信。

泄题,这相当于古代的科场案,在古代可是杀头株连之罪。如果教育守不住(公正)这样的底线的话,我们还拿什么教育人?

如果连这种都解决不了的话,我觉得那是教育的破产!

如何看待山东师范大学考点工作人员错把有研究生考试答案的信封当成了试卷进行发放?

这个乌龙事件不仅拉长了部分考研学生的战线,浪费大家的经历和感情,更为研究生招考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成为研招工作的一个“污点”

1.这件事现在怎么样了?

在刚刚结束的考研中,竟然出现不发试卷直接发答案的乌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这件事发生后,相关的山东师大立即发布通告,一方面真诚向考生道歉,并承诺为参加补考的考生报销城市间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及餐费;另一方面则表态将认真调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这件事对考研学生的伤害有多大?

就此次事件来说,相关部门表示将彻查责任人,相关涉事高校也进行了道歉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但是这件事给参加该校考试的学生来说,伤害却远不止道歉就能结束。

这样的低级失误,客观上让很多本已应该结束备考的学生又拉长了自己的战线,这对起早贪黑、认真复习的考生来说,不仅无端耗费精力,更浪费感情。

3.这个失误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负面影响不小

对于高考和考研等全国性的、关乎很多考生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重要考试来说,公平公正是考生和社会的首要诉求,甚至容不得一点瑕疵。而考场上直接发答案,显然也不只是“瑕疵”,而是个“污点”。

4.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很多人看到这个事件表示震惊,是因为从没出现过两所学校、两个科目同时出错。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首要的便是弄清楚问题究竟出在了哪个环节,如何去避免再度上演。

相比高考,研究生考试更为复杂,因为即使坐在同一个考场,学生们报考的专业和学校也不同,每个人手中应该拿到的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基本都是单独的。加上异地考试的情况普遍存在,同一个考场里往往坐着好几门科目的考生,试卷分发工作客观上容易混淆。

为了便于操作,很多地方专业课自命题试卷都是单独封装的,每个考生一个自己的信封,自己拆封,自己封装,监考老师只负责发放信封和收回信封,并不查看试卷情况,这也导致了监考老师不易发现误把答案下发的问题。

由于专业课很多都是自主命题,由学校单独印刷,并非像高考那样统一命题和印刷,期规范化程度不如高考,由此容易造成相关程序的流于形式。在此次事件中,很可能在印刷环节就错把答案当成了试题。如果不是这样,何以解释人手一份答案?印错之后,装袋前和封装前的检查核验又出了问题。关关失守,最终导致答案流入了考场。

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个事件就否定了考研的公平公正,但是这个事件必须得到圆满解决并汲取教训。比如可以在试卷发放之前再次进行核验和检查,对于自主命题的科目,参照统考科目的规范要求,组建相应的工作组和标准程序,从源头上解决命题印刷环节可能出现的草率行事。

考研不易,希望此次事件得到圆满解决,也希望受到影响的考生可以尽快平复心情,好好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那些考研真题是如何泄露的?

不是有个理论说,世界上两个遥远的陌生人之间不超过六个人就会发生联系,所以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也不是都那么明明白白的摆在明面上让人知道的。我之前认识一个学姐,认识三年都是一幅安静如水的宅女学霸,谁知道一毕业就嫁给了谈了七年的男朋友,惊呆我们所有人,她的舍友大学四年都不知道她有对象(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故意隐瞒)。像这种有可能牵涉到泄题这种犯罪的事情,人家当然要保密啊,因为不是命题组成员,没有参与命题,从而得出没有泄题基础,不可能泄题,这个逻辑在信息时代真的行不太通。

山东省专升本泄密案如何处理,考生会重新考试吗?

一般来说这种考试泄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谓泄题无非就是舞弊。舞弊的情况大致是怎样的呢?就是有的考生拿到了部分的题目,这些题目可能不是原题,但是跟原题非常的相似或接近。

其实只要有考试的地方就有舞弊,这个历来如此,记得我08年的时候到江苏木渎镇去参观,就看到了古代科举中用来舞弊的那种手绢,密密麻麻的一块手绢上面写了上万字,全都是用毛笔写的小楷,也是醉了!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重考的,只是将部分考生的成绩作废。当然这个作废的肯定就是舞弊的学生,另外还要追究参与舞弊人员的责任。

2019年山东专升本泄题是真的?

作为一个考过专升本的人,感到痛心。

专升本是每个专科生,通往全日制本科生的途径和梦想。每个专科在校生只能考一次,再无机会。毕业后享受全日制四年本科的一切权利,考研考公 等。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麽重要的一个考试,竟然泄题了。广大平民学子,面临着巨大的不公平。付出了应有的努力,得来的却不是想要的结果。辛辛苦苦本应该自己得到的东西,却让某些人利用某些不耻手段给抢走了。这是对所有专科生们的亵渎啊,我们唯一提升本科学历的出路,被他们当做交易买卖。那我们以后该怎么办,还能不能相信这个考试?以后专升本毕业的学生还有没有企业和公司会认可?这次泄题事件严重透支了相关部门的信用,也透支了专升本的在公众眼里的认可度。要是能及时弥补,亡羊补牢的话,也许还可以。否则以后统招专升本含金量真的连成人高考也不如了!

2018年高考数学李林押中考题,2016年考研也曾出现过泄题事件,为什么考研泄题事件总有发生,考研试卷的保密性是怎么做的?

考研泄题频发,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链

这是否涉及泄题,需要警方调查,给所有考生一个交代。但是,近年来考研一直被泄题阴影笼罩,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虽然对于泄题事件,我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比如针对2016年考研泄题,湖北警方经过历时4个月的侦办,出动了大约120名警力分赴河南郑州、鹤壁、洛阳、广州等地进行开展侦查,行程近万里,打掉犯罪团伙11个,挖出了此次考研试题的泄密源头,打掉了长期盘踞在湖北的助考犯罪团伙,处理了涉案作弊考生,可是为何泄题还是前赴后继的发生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研培训机构(“助考”机构)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花血本打通关节,获取试题,而在事发之后,虽然相关人员被处罚,但机构依旧存在,甚至把参与泄题作为“当年勇”加以宣传,以招揽那些希望走捷径考研的学生继续牟利。简单地说,考研培训机构为泄题事件付出的成本小,参与泄题事件获得试题的学生付出的成本小,而一旦蒙混过关,则利益巨大。

要治理考研泄题问题,就必须切断考研泄题利益链。要加大对泄题事件参与机构、参与人员的处罚力度,对机构要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终身进入教育培训领域;对通过机构获得考研题目的学生,不仅应判零分,取消当年考研资格,而且,可以将禁止考研期限从最多3年,调整为10年以上。同时要推进研究生考试招生培养改革,扭转一考定终身。

在上一次考研泄题丑闻爆出后,笔者就建议,应该建立参与国考作弊机构的黑名单制度,在追究相关人员的刑责之后,要取消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并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该机构重要工作人员重新举办培训机构、申请培训资质。否则,如果一个机构几个参与泄题者被追责,机构照样经营,或者换一个公司名继续营业,那么,这几个人可能被视为为公司利益而“牺牲”。在当前的社会生态下,一个涉及泄题的培训机构,非但不会被考生唾弃,反而会被“追捧”,培训机构在出事之后,会以保过、押题等噱头招生,生意可能更火爆。这会催生泄题问题频发。为此,必须加大对机构的处罚力度,让其一次参与泄题等重大作弊丑闻,终身禁入教育培训领域。

对于参与作弊的学生来说,目前的处罚相对于以前已经更严格,可是,禁考1到3年,对本来就准备复读多年或者本来就觉得希望不大的学生来说,不是多大的事。而我国研究生录取,更多看笔试成绩,这让搞到题目变为部分考研学生准备考研心照不宣的目标。对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禁考年限,比如禁止10年,这会令有考研追求的学生,认真评估作弊是否值得,另一方面,则需要改革我国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培养制度,以社会化考试、大学招生多元评价、培养提高质量加强淘汰,减少泄题等作弊的收益。

总体看来,应试考研、考上研究生之后虽有淘汰但淘汰率普遍不高,让部分考生有作弊的冲动——只要作弊考出高的分数,大学就会录取,而录取之后,不出意外就能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发达国家大学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度,也会看学生参加统一测试的成绩(如GRE),可是,这只是一方面评价指标,大学平时学业、综合表现不行,即便统一测试成绩再高也不会被录取,而我国虽然也有研究生复试,但参加复试的比例是120%,笔试高分,在复试中被淘汰的概率是很低的。另外,发达国家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淘汰率很高,而我国虽然一直强调要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可是,仍缺过程性评价和淘汰。

由此不难看到一条清晰的泄题利益链:于培训机构和学生而言,参与泄题虽有风险,但收益巨大。切断利益链,一方面需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则需要研究生招生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研究生培养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评价和淘汰,减少一次考试成功的收益。

2019年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靠谱吗?

1、2019年考研考试试题答案不靠谱。2、考研试题和答案在考试前属于国家秘密,不可能外泄,所以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为什么考研题年年泄露,高考题却没有?

高考和考研,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试题的保密工作,便是关系重大的事情。相比来说,高考参加者,每年有将近千万,而考研有将近两百万,从规模上看,显然高考更重要一些。因此,高考的试题的保密工作,更加严密。但是,也有新闻爆出过泄题事件,但由于高考试题还有备用卷,所以,能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另外,考研的统考科目,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一命题,因此保密性较好。而其他的专业课,则是由各个学校单独命题。这样的话,试题泄露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同时,各个学校的命题组在每年命题的时候,会参考往年的试题情况,有时前些年考过的题目,会再次出现在新的试卷上。而往年的试题,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获得的,例如下载、购买等,但这不能算作泄题,好好把握这一点,恰恰是准备考研的重要技巧。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泄题总是少数,而且保密工作也是越来越严格。建议每一位考生,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踏踏实实准备考试,争取考出好成绩,达成自己的理想

全国卷泄题的可能性大吗?

震惊全国的三次高考泄题事件!

2002年,市民张某为了儿子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买通了承印高考试卷的东莞市某印务公司总经理蔡某,蔡某利用工作之便,多次接触并记忆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部分高考试题,并将试题内容口述给张某。

2003年,四川省南充市巡考领导小组在检查时发现,高考试卷被盗。事件发生后各部门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工作。经查,6月5日凌晨1点,考生杨某从未上锁的小门进入保密室大院,撬开封箱后,盗窃了高考试卷。

2007年,司法部某局的林主任,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顺利通过考试,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存放试卷密码箱的密码,后用该密码打开了自己负责监管的密码箱,摘抄了试题。

随着保密制度和措施的不断完善,盗取高考试题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虽然这些泄题事件已经是陈年往事,相应的责任人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事件背后的原因却发人深省,都是因为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不惜铤而走险。

我想说的是,高考既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如果你是一位家长,而你的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责任是终身陪伴着他学习和成长,一直做他生活和学习的导师,而不是把高考当成一次投机一场赌注!孩子能赢一次高考,却可能输了人生。

我是青著教育高考志愿规划师周老师,关注我把!

老师如果向考生透露考题,要不要受到处罚?

老师向考生泄露考题必须受到惩罚。

如果严重的,甚至触犯刑法。如高考、研究生考试等考题,保密等级非常高,属于绝密,泄露考题需要判刑。

泄露考题显示公平,败坏师德,必须严惩

考试本来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如果泄露考题,就丧失了考试的意义。有学生提前拿到考题,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必须严厉处罚这种败坏师德的行为。

“数学名师”押中80%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将严肃处理涉事教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其实一开始,这个问聚焦在老师压题太准,基本押了有100多分的题了。

如果老师只是押题,相信不会引起这么争议,现在争论的问题在于李林老师是否有泄题。压题跟泄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压题是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与考研经验来估计试卷对考点的考查形式,而泄题则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试卷的人将试题流出,已经违法了,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其实每个考研辅导班都会有考前压题,只是今年李林老师的压题准确率高得出奇。

一般,正常来讲,压中一两个小题,一个大题就是很高命中率,如果有两个大题,那真的是烧了高香。而且,这种猜中的形式,基本都是题型一样,而不会数据都一样。

更诡异的是,今年考研数学题目本来就超纲了,偏冷偏难。正常情况下猜题压题,都是在考纲范围内去猜,而这位李老师对今年涉及到的所有冷门考点全压中了!!且题型分毫不差!20年没考过的啊,他都压中了!

而李林老师的个从声明,真的不能让人信服。

这才是引发他是否泄题的争论。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太少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仔细想想,哪怕是学校的一次期中考试,老师一线教了那么多年,也不敢说一份试卷他能压中超过一半的题。

所以这个事情,必须要先弄清楚,李林老师是否参与了考研命题的相关工作,是否与参与考研命题的相关人员有所接触,在接触这些的人员里面是否会出现泄题的情况,才能解释清楚这一些。

本来老师在外带辅导班,如果不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应该也没什么问题,都是凭本事吃饭。但是这件事情影响太大,他所任职的学校必须要做出回应,本身就有公职老师不能在外带课的规定,这样一暴光学校肯定要有所回应与处理了,这个是必然的。

考研是否有“内部”资料?对此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考研作为国内仅次于高考的第二大考试,其严格程度、保密程度都是最高级别,坚决杜绝试卷泄露,因此你所说的“内部资料”是不允许、不可能出现的。

个人参加过考研并且每年都在关注考研动态,在每年考研结束后,总有一些人爆料“考场某些人提前获得答案”、“某些人有内部资料”,其实在官方做过充分调查后,结论都是虚假信息,因此想要获得内部资料,想要通过不正当手段上岸是不可能的。

但是对于很多第一次考研的朋友来说,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很多专业课试卷是由各学校出题的,因此专业课备考务必要密切关注该校往年真题,最好能找一个报考院校的学生共同备考。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也是因为自己第一年考研时,备考经验不足,吃了专业课的亏,当时我同学备考本校专业课,因为是自己学校老师出题,对于学生专业课备考老师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因此在考研中两门专业课都获得130 的成绩,而我一心想考名校,又对目标学校专业课考试缺乏了解和准备,考研之路遗憾的倒在了专业课的成绩上。

所以千万别被世面上所说的“内部资料”所误导,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专业课备考之中,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考研试题泄露有什么影响?

考研试卷在考前是绝密文件,如果有证据查实应该会按照“泄露国家机密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来判,不过这个需要公安机关去核实,不是说你随便举报一下或者院领导几个人就可以给他安这个罪名的,他也有申诉的权利

《雍正王朝》里弘时为什么要泄露考题?

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雍正在艰难的登基之后,为了尽快的选拔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体系,很快就开恩科选士。雍正对这第一次的恩科考试非常的重视,主考官是八王爷允禩推荐的张廷璐,这个张廷璐是雍正的肱骨之臣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的弟弟。而副主考是张廷玉举荐的“清流领袖”李绂。

最重要的那个考试题目,是雍正亲自拟定,亲自手书并亲自封存和亲自保管的。按照这样级别的保密措施,那三道试题无论如何也不会“泄露”出去的。雍正有这个自信。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么“诡秘”,什么意外都会有。雍正认为绝对不会出问题的首次恩科考试,还就出了问题,并且是出了“系统性”的大问题。

首先是在恩科开考之前,京城就有人开始兜售所谓“考题”。这种情况其实挺正常的,也是历朝历代的历次科考都会出现的现象。但大多数都是在考前骗几个银子罢了,当然也有真的能拿到考题并贩卖的,这种情况历史上也很少见。

雍正的首次恩科考试也是一样,兜售考题的人也是游走于各个酒店客栈。但不同的是在这些卖考题的“贩子”当中还真的就有“厉害角色”。

恩科的副主考李绂就遇到了一个卖考题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份考题很靠谱,这位卖考题的还向李绂“透露”了一些在赶考的学子们面前算是秘密的信息:本次恩科的主考是谁,谁推荐的,副主考是谁,谁推荐的。

这种信息是很能唬人的,真的能够起到多卖考题的作用。李绂就感到这个卖考题的比较靠谱,所以他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一份考题。对于这次的恩科考题是否已经泄露,李绂心中还是非常的怀疑,但是,他的主子三阿哥胤祉提醒他:买来的考题千万不要打开,小心惹火烧身,只能等到考试现场才能够打开对比。

李绂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在考试现场李绂买来的三道考题和雍正亲自出的考题“完全相同”。李绂不顾主考官张廷璐的劝阻和威胁,愤然摔帽离开考场,由此一个“科考舞弊”的泼天大案被揭开。

雍正对这个给他丢尽了面子的大案相当的震怒,但是他首先是忍着极端的愤怒,马上又亲自出了三道考题,保证第一次的恩科考试顺利进行,同时责成总理王大臣廉亲王允禩彻查此案。

廉亲王允禩再一次故技重演,私下里威逼利诱张廷璐交代了泄露考题的主犯就是雍正的三阿哥弘时。而他本人则是“夹带了八名考生”。

廉亲王允禩这一次汲取了康熙年间在查处吏部的“买卖人命”的大案当中处理“太子是幕后主使”的这个证据上的失误的教训,这一次他没有把三阿哥弘时的“把柄”交到雍正那里,而是手握这个把柄用来控制三阿哥弘时。事实证明这一次廉亲王的做法要靠谱很多。

当然,对于考题泄露,雍正的基本判断还是比较冷静,他相信这么胆大妄为的事,绝对不可能是张廷璐一人所为,在他的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大的角色。但是雍正选择了“不深究”,只是处理了主考官张廷璐,目的也是为了稳定自己刚刚登基的局面。

但是,对于电视剧当中设计的“三阿哥弘时盗窃考题并泄露考题”的剧情,本人还是有所怀疑。

首先,严格的讲,泄露考题,尤其是恩科的考题肯定是死罪。而由雍正自己亲自出题,书写,保存的考题一旦泄露,追查起来非常容易,难道三阿哥弘时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吗?是什么让三阿哥弘时在第一次的恩科就敢于“铤而走险”?

第二,从考题泄露的情况来看,这个考题的泄露状态其实已经完全失控,已经放肆到敢于向不认识的人公开兜售的程度,这样的失控,一旦实发的话,很容易追溯——拥有和贩卖考题的人太多。

第三,考题泄露的太早,从考生夹带的状况来看,这些考生基本上是带着事先写好的三篇文章进考场的,这说明考生们很早就买到考题并找人事先写好。在这个过程中“考题泄露”很有可能在还没有开考就会引起极大的注意并最终暴露。

这样看来,雍正的这个三阿哥弘时还真的就是“胆大妄为”加上“自以为是”,也许是自己的皇子身份和涉事太浅,让这个三阿哥觉得自己一定会“密不透风”。但实际上早就“千疮百孔”,事实上如果不是他的三大爷胤祉阻止了李绂在开考前告发“考题泄露”的嫌疑的话,这位三阿哥早就露馅了。

人有点野心没什么不好,但是比野心更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三阿哥弘时把手伸向考卷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做为一个他的长辈们争斗的牺牲品的命运。

弘时泄露考题,按照后来弘时的一些举动来看,他的目的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卖考题获利”,甚至说是完全不是为了“卖考题获利”,弘时的追求应该还没有这么“低级”。他的根本目的还是想通过向特定的人员泄露考题来笼络人心。

雍正的这个三阿哥弘时,大小就和他的八叔感情很好,并且应该是处处向他八叔学习,所以他是想通过泄露考题来结交类似于张廷璐这样的朝廷当中有实权的大臣。张廷璐夹带考生肯定是从弘时那里拿到了考题,然后“有偿”的夹带了几个考生,既为了挣点钱,也为了结交一些他自己认为需要结交的有用之人。

所以,弘时在考前把张廷璐叫进宫里,密谋“盗窃”考题或者说弘时盗窃考题之后与张廷璐商量如何让考题的作用最大化。

张廷玉在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去上书房办公的路上,在宫中“巧遇”三阿哥弘时送张廷璐出宫,看见张廷玉的张廷璐有些慌张,但是弘时确用求教张廷璐指点自己书法的“笔法”遮掩过去,其实也只是弘时自认为“遮掩过去”了而已。弘时有的时候自作聪明的那种自信会骗了自己,自欺有余而其人不足。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弘时泄露考题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失控到“买卖考题”的程度,因为一旦考题被公开的明码标价的叫卖的时候,泄露考题这个事也就算是“半公开”了。所以弘时再笨,再贪婪也不会蠢到靠“泄露考题”来敛财。

收买笼络人心的想法应该就是弘时泄露考题的唯一目的,他羡慕他的八叔在朝廷上下的人脉和人气,他也想“有样学样”,这一次他学的可是真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