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断崖式的跌落呢

时间:2024-04-16 15:54:32 浏览量:42300

舌尖上的中国3章丘铁锅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断崖式的跌落呢?

在王志安在说出“煎饼果子胡辣汤是穷人食物”的时候,一众正吃着煎饼果子、喝着胡辣汤的观众气氛地拿起了电视遥控器,换到了春节联欢晚会重播节目,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到:去你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原本只是在分享美食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追寻中华美食文化,怎么突然对美食分起了贫富贵贱呢?

再看看第三季第一集器具,节目组给章丘铁锅打了广告,却让原本就热销的章丘铁锅的老工艺师傅们累断了腰,节目曝光章丘铁锅了一下子就让库存卖空,订单都排到了两年后。

更有黄牛屯过,竟然还直接到店里抢锅,到制造车间扰乱生产,被迫让章丘铁锅发布了“章丘无锅”的声明。

原本分享美食的意图,在节目呈现出来的确实这般效果,与观众记忆里的《舌尖上的中国》大相径庭,自然叫人喜欢不起来了。

简单问题专业回答,专业问题趣味回答。关注头条号:影迷也疯狂,连接电影和你!

豆瓣评分从第一季的9.3到第三季的6.6,《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为什么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答 | 江隐龙

《舌尖3》口碑断崖式下跌不是品牌的必然,而是制作方匠人精神缺失而带来的恶果。的确,《舌尖3》包括导演、配音在内的制作团队都来了一次大换血,但对事不对人:这一季的失败(姑且将其在豆瓣上评分的大幅下滑称之为失败吧)真的源于《舌尖3》内容不够“良心”,不够“匠人”。

2012年《舌尖》的诞生几乎可以用“横空出世”四个字来形容。虽然是美食纪录片,但从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这部纪录片介绍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所凝结的情怀。这里面有我们的父辈乃至父辈的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有我们对童年以及故乡的怀念和眷恋、有中华民族最朴素最单纯的对生活和未来的热望。是的,《舌尖》讲的美食,但它输出的更是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正包含在《舌尖》制作方精心挑选的一个个小故事中。

这些小故事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美食不会说话,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制作美食的过程。比如《自然的馈赠》那一集,制作方通过卓玛和妈妈在原始森林中采集松茸的经历,让身处都市的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食物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与期望。松茸是不会让我们敬畏的,但当松茸与人类的劳作有了关联,我们的心扉就会被打动,敬畏也由此而生——而这背后,是因为卓玛和妈妈采集松茸的故事本身真实而且价值观具有普世性。如果说卓玛和妈妈代表了人类的劳动,那对这一个画面的选择都代表了《舌尖》制作方的匠心。

这种选择,在《舌尖2》时代就已经有争议了。《舌尖2》选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母亲放弃了事业、家庭,孤身陪着女儿来到上海学小提琴。这个故事的名字是“家常”,但这个“家常”的价值观却是破碎的:为了学琴的女儿成才,母亲整整五年不工作,脱产专职陪读。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人生吗?这种生活方式值得推广吗?这样的价值观真的普世吗?当观众不能被美食背后的故事所打动时,美食本身的意义就淡化了。

而在《舌尖3》中,连基本的历史常识是否能保证,都成为一个问号了。比如“西安回民街在唐朝就已成型”一说,从地理位置来看也是一个很容易看破的谎言(西安回民街是20世纪90年代改造成形的,在清朝时还是官署区)却被当做正史;还有比如在讲“莼鲈之思”时,将中国进口的大口黑鲈当做古诗中的鲈鱼——毫无疑问,这些常识性错误正是《舌尖3》制作方工夫没用到的体现。

商业一点来看,《舌尖》系列“卖”的是情怀,但情怀这种东西必须建立在好的作品之上,你的作品本身富含着匠人情怀,才有资格让别人为你的情怀买单。在作品有硬伤的基础之上,单纯卖情怀,只会让人反感,这跟有一些小鲜肉自己不锻炼演技,却一味宣称“自己多么努力”是一样的。当然,《舌尖3》前面两部太成功,第三季的历史包袱的确太大,观众的期待也的确更高,这与《舌尖》刚刚问世时天生具有惊喜感是不同的。但即便如此,作品本身的质量也应当是第一位,有些硬伤的出现,实在是太不应该。

当然……作为一位普通观众,除了对陈晓卿的怀念之外,还要表示换了解说和配乐的“舌尖”真的不对味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