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武将的枪杆是用木做的还是纯铁的呢

时间:2024-03-28 18:33:19 浏览量:11520

古时候枪杆是什么材料的

三国武将的枪杆是用木做的还是纯铁的呢?

三国武将的枪杆肯定是铁做的,决非木头做的。

如赵云赵子龙使用的五花亮银枪,据相关史料记载,有六十多斤。而且还可以通过四川出土的张飞墓地文物可以得知张飞的丈八蛇矛枪是玄铁打造。

而且还可以推想,一个武将一生可能只用一种兵器,武器使用寿命和武将本人的年龄应该是一样的。试想如果用木头做枪杆,时间长了木头会腐烂,打仗上战场怎么能用。而反观铁制枪杆,是越用越亮,越用越顺手。

还有就是,如果武将用铁制枪杆做的武器从气势上也可以震慑敌将,让敌将胆寒心惊,如果用木头做枪杆,就达不到这个效果。

所以我认为,三国时期用枪的武将使用的枪杆都是用铁锻造的。

在古代,马槊与长枪的不同之处?

马槊是长枪的升级版,主要大将在马上或战车上使用。和长枪的主要区别在于锋刃长度,对枪杆的要求也很高,是钢做的吗?

其实长枪的品种很多,长枪的长度能颠覆你的三观。

主要区别在于枪头

与马槊相比,长枪的枪头要小的多,和你想像的差别很大,普通士兵用的枪头是用熟铁打造的,长三寸三分,重量二两多。力气大的,用七寸以上的枪头,重量在半斤左右。这种武器轻便灵活,又比刀剑长,攻击范围更大,适合步兵近距离白刃战。

马槊主要是骑兵使用,对枪的要求高,枪头在二尺左右,由于枪头长,面对的是重甲武士,因此枪头需要用上等的精铁打造,在具备穿透力的同时,能抵抗强大的冲击力。随着汉代重甲骑兵的出现,槊便成为一种破甲神器,锋利的槊刃加上马的冲击力,一枪能洞穿三名披甲士兵。

制作马槊时有时会装备"留情结",防止冲锋时贯穿敌人无法拔出。

枪杆是铁做的吗?

要抵御强大的冲击力,枪杆是用铁做的吗?我们先纠正一个《演义》中常来的错误概念,大将用上百斤的钢枪作战。其实古人和现代人相差无几,甚至比现代人体质更弱,项羽、李元霸那样力能举鼎的人属于凤毛麟角。况且在战场上作战是需要很高的灵活度,如果真的手持上百斤的铁枪,穿着几十斤的铁甲,如何做到灵活作战,更不用说还要玩武术招式。

其实枪杆都是用木头加工的,普通士兵用的就是白蜡杆上安个铁枪头,分量轻,又有柔韧性,在战斗中遇到格挡时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手腕翻转,枪头会以较快的速度绕出弧线,脱离对手的格挡物继续完成刺杀动作,有武术功底的可以玩到神出鬼没。

有一种专门用柔韧性强的木头做杆,叫花枪,打仗时可以抖动枪杆,让枪头乱颤,让对手捉摸不定;破甲兵用的长枪杆制作要求高,一般用坚硬的椆木;还有专门用于攻城用的长枪,枪杆长度达到8米以上,是当时的攻城神器。

马槊对枪杆制作要求很高,因为要抵抗很强的冲击力。大多是用做硬弓用的柘木为主干,把剥成粗细均匀的篾,用油反复浸泡上一年,用上等的胶漆粘在柘木杆外,再缠绕丝麻,涂以生漆,最后用葛布一层层裹牢。制作好的槊杆既有柔韧性,又有硬度,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臂力过人才玩得转槊

一把马槊从锋刃到枪杆,制作成本很高,因此不是一般士兵能用得起的。另外马槊锋刃很长,分量很重,加之枪杆也长,这样从力学角度说,没有一定的臂力,是没办法玩转的。

历史上使槊最牛的当属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常单枪匹马持槊冲击敌阵,《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为什么全网古代兵器发烧友没有做真正马槊的?

首先,马槊长达3.6米到4米之间,内芯用柘木杆。4米的直的柘木有,很稀少,柘木本身长得不直,但是,伐木工不会伐4米出来,因为无法搬运,而且,物流运输的极限是3米,这样就全国都没有超过3米的柘木条,别说3米,超过2米的都基本没有。最后,没有市场,没有人买,一条马槊的现代造价也在5000到8000之间,认真要做的话。没有市场,极度匮乏的原料,所以没有人去复原马槊。

求科普,古代长杆兵器的杆子是什么材质?

多数是木质的,你看现在考古发现的长兵器大都只是一个兵器的头部(比如戈)

古代长枪为何多是木制枪杆而不是铁制枪杆?

经济,实用!这四个字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长枪,由长矛演变而来,被称为百兵之王,属于长兵器。古语云:一寸长,一寸强。在大规模战场上,长兵器远比短兵器占优,因此长枪在军队可以说是制式装备,用量比较大。


经济性

在古代,铁矿的冶炼技术有限,因此钢铁产量也是有限的。黄启臣在《明代钢铁生产的发展》一文中指出:

唐元和初年,每年的铁产量是207万斤;

北宋治平年间,每年铁产量是824万1千斤。

北宋年间,铁产量也只有824万斤。如果按照100万军队数量计算,一人配备一把铁制长枪,一把长枪10斤总得有吧,100万把长枪就是1000万斤。

这个当然不现实啊,光生产长枪就要一年半的铁产量,更别提还有其他装备了。再者,铁在古时候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生产农具,因此不可能大量拥有打造铁制长枪!


实用性

铁制长枪手感非常差。大家应该都摸过铁棍子,握在手里并不算特别舒服。热的时候,滚烫的;冷的时候,冰冷的。

铁的弹性并不好,不管你用枪进行拦截防守也好,还是主动挑、刺进攻,肯定会有作用在手掌上的冲击力。弹性好的材料,能够有效的缓冲受到的冲击。弹性不好的材料,无法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很容易造成兵器脱手。

再者,铁密度大,同样的大小,铁制长枪要比木质长枪重上好几倍,加重了士兵的负担

很明显,铁制长枪的弹性比木制长枪在手感和实用性上要差远了。

古代矛杆直径一般是多少?三厘米粗细如何?

矛为冷兵器时代最长,且历史最久兵器之一。历史发现来看矛由纯木质演变为青铜头木柄,铁头木柄。矛杆制作为木头周围加竹片涂漆以固定矛头。整个矛长以兵种应用不同4米到6米多不等。由于考古实物木质腐烂,只有矛头保留,只能根据文献记载,和对矛头的测量大概得出矛杆直径大约二到六公分不等。

古代为什么不做全钢的枪矛呢?

古代有啊!

一些古代猛将为了追求极致的穿透力,会使用金属枪杆的枪矛,即“铁枪”。

譬如著名的后梁勇将王彦章,有一个响亮的名号:“王铁枪”。这是因为他“以骁勇闻……常持铁枪冲坚陷阵。”

此前记载的枪槊杆柲多是用竹、木或者积竹制成,在五代史对王彦章的记载中,才出现全铁打造的实战用枪矛。这位王铁枪武功高强,声名显赫,五代史中有他曾孤舟退兵的记载:当时王彦章率军与晋王李克用争斗,李克用率领麾下迫近潘张寨,后梁大军屯驻在河对岸,仓促间不及增援。王彦章很是激动,自己提着铁枪登上小船,大声斥令船夫解开缆绳,开船渡河,当时的后梁招讨使贺瑰见状连忙阻拦,王彦章哪里肯听,执意孤舟先渡,身经百战的晋王李克用此时听闻王铁枪过河来战,居然毫不犹豫地撤军退走,可见对他的忌惮。

这种纯金属制成的枪杆,牺牲了自身的弹性而增强坚硬度,在直刺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冲击力。而前段时间里新闻上的不锈钢红缨枪,就相当于现代版的“铁枪”。

8日深夜,在安徽黄山,一位被一把红缨枪扎穿后背的男子被送进急诊室。这是一把长达两米的钢制长枪,枪头部分被深深的扎入男子身体中。因为过于深入,医院不敢将之直接取出,因此只好将过长的尾部截断,等待接下来的接下来的进一步治疗。

根据知情者描述,受伤的男子是在上车后受伤的。行凶者所持的扎枪,直接穿透车窗扎入受害者体内,车玻璃直接被击碎!而且,装在枪头部分的红缨,在强烈的冲击下脱离了固定处,停在距离枪头二十公分左右的地方,也可见这把枪刺出时冲击力一定相当之大!

伤人的这种长枪,经过相关检索,其实是一种可拆卸杆不锈钢红缨枪。这种枪由空心不锈钢钢管制成,枪身部分用螺纹固定。一般来说,所有的装饰有红缨的枪矛都可以称之为红缨枪。但如果不算上红缨,这种冷兵器其实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扎枪",即实战性硬柄短枪。

大家都知道汽车车窗玻璃的硬度和韧性都是很强的。比如很多新闻报道里,汽车被水淹没,车内人想法设法都无法敲破车窗,导致最后遇难。另外,如果长枪当时就拔出来的话,可能没等到医院就失血过多了。这样的伤因为创口太深,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创口深处无氧环境下会繁殖,很容易得破伤风。所以基本上,伤者放到古代基本上是必死的。

▲电影《硬汉》中出现的用红缨枪格斗场面

因此,一枪能穿透车窗,然后贯穿伤者,也说明了枪矛这种武器可怕的穿透力和杀伤后效。类比古代,就是穿着甲胄也没挡住这一枪的致命伤害。其实这一枪之所以拥有远超一般人认识的杀伤力,是因为我们日常在武术表演当中见识到的花枪或红缨枪,都是软枪而不是实战硬枪。

实战用枪的枪杆是追求坚硬的,以求可以把刺击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因为枪身坚硬,硬枪在刺出后,枪头与枪身基本稳定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既保证了稳定性,有保证了所有的力量可以顺畅的通过枪杆传导到枪头,从而使使用者所有的力量可以在一瞬间击中在枪头一点,达到最大的杀伤力。

因此,这种硬枪最为有效、也最为方便的使用方式就是对准目标后,准准的"刺"出或者说"扎"出。这也是扎枪一词的由来。

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杀伤力,所以枪矛类兵器在人类历史上全世界各民族都广泛使用,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我国枪矛被用在战场上,从使用青铜武器的商周时代,一直到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明、清时代,长枪一直活跃在战场。无数猛将都是使用长枪来在战场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无敌传说。枪矛也留下了"天下兵器、以枪为尊"、"诸器遇枪立败也"。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上的几种有缨的枪

基本上在古代战场,除了身穿多层重札甲的"铁浮屠"或欧洲板甲骑士这类重装骑兵,需要使用大斧或瑞士戟去开"罐头"外,枪矛类武器已经可以解决所有常见敌人了。甚至是重装骑兵也有可能被猛力一刺击穿防御。

但为什么铁枪用的不多呢?原因很简单!太重了!

历史上,王彦章的铁枪有多重,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后梁善用铁枪的猛将并非他一个,还有一人叫王敬荛,《五代史》记载他:“魁杰沈勇,多力善战,所用枪矢,皆以纯铁锻就,枪重三十馀斤,摧锋突阵,率以此胜。”

同朝为将,又同样使用纯铁枪为武器,王敬荛的铁枪重达三十余斤,王彦章的应该也相差不多。不过这重量就有些偏大,唐斤约合今天597克,整条枪大约要四十斤左右,已是相当的沉笨。关于全铁枪的实战记载,在其后的年代仍然陆续有出现,但始终未能成为主流,可见其重量已经大为偏离实战需求,绝非一般战士所适合使用的兵器。

古代战场上实战的盾牌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多重?能抵抗哪些武器的伤害?

古代战场上的盾牌主要材料为木质,也有一些采用皮质。后期技术提高了,某些有条件的军队也使用过小面积的金属盾,或者采用了铁皮钉缀、铁皮包覆等复合技术。

古代许多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对防御的要求相当高,他们需要应付箭矢的攻击,还要应对骑兵的突击和对方短兵、阵前投掷的袭击,所以盾牌的重要性甚至在武器之上。比如罗马军团的长盾,这种盾牌最早是椭圆形设计,成型于公元前1世纪,奥古斯都时期演变出更利于防御的弧形方盾。

早期的椭圆形长盾重量为22磅(10公斤),奥古斯都时期完成了矩形长盾的演变后,重量被减轻到7.5公斤,后来又缩减到5.5公斤。一个标准的罗马长盾尺寸是102cm*63cm,它的表面贴了层皮革蒙皮,或者干脆用了漆皮,材料采用木质,分为双层或多层粘接,厚度约为掌厚。盾牌的中央则安装了一个金属冲角,这使盾牌还可以当做进攻武器,直接顶出去撞击敌人,罗马人称之为“推翻战术”。不过也有些长盾是不带冲角设计的,他们会挖出个空心孔,以方便士兵们使用“推翻战术”时,仍然能够有效观察到对面。

直到罗马灭亡,长盾都是相当有效的步兵防具,它能有效的遮挡几乎全部的身体,能让步兵凶狠的推进,7.5公斤的重量和蒙皮的利用,使之能够抵挡大部分武器的攻击,抵抗箭矢更是不在话下。但遇到蛮族人的大斧,长盾就有点扛不住了,而且它的制造颇为靡费,因此后期罗马长盾渐渐让更轻巧的圆盾所取代。

圆度被认为是罗马帝国吸收了蛮族文化后产生的转变,这种盾牌普遍较轻薄,大小不一,型制变化很大,所以重量区别也很大。以防箭矢为主,可以一定程度抵挡砍击,多以木质和皮质制造,有些会镶嵌一些金属片提高防御力,重量在2-5公斤左右。

实际上罗马的椭圆盾被轻量化后,依然作为骑兵装备传承了下来,而且对后世欧洲骑兵也造成了影响,形成了很特别的“水滴形盾”(也被称为塔盾、鸢型盾),然后又简化成了三角盾。它们的作用除了提供对箭矢的攻击外,还负责提供骑兵对冲时一侧被攻击身体的防护强化。

中国的盾牌大体与西方的没有什么差异,殷墟就曾经出土过“人殉”所使用的盾牌,采用了皮革和木头制造,配有青铜的零件,以提供对盾深的强化作用。

与罗马同时代的汉朝,也出现过罗马那样能藏人的大盾,《后汉书》上写鞠义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他命弩手藏在大盾之下,等到公孙瓒的骑兵冲到很近的距离,突然冲出来,借着灰尘向前突击放箭,结果杀得公孙瓒大败亏输。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根据现代的出土文物,秦汉时代的盾被称为“双弧盾”,因为在造型上它们具备上下两个弧线,这种盾牌至少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它们的主要材料是皮革,间或镶嵌、点缀一些铜制、银质金属,通过漆面来涂装表面。这些吨有“吴魁”(大盾)、“滇盾”(凸面盾)、“步盾”(步兵盾)、“孑盾”(战车盾)、“勾镶”(小格斗盾)等区分,对箭矢和穿刺的防御比铠甲是要好很多的。

此外,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竹制的、金属面的、木质蒙皮的各种盾牌,品种相当多,重量也普遍在2-7公斤左右,据说宋代有20公斤的大盾,不过没有见到实物和具体出处。

到明清等时代,出现了“藤牌”这种特殊的盾牌,它不是金属的,也不是木头或皮革的,而是用藤条编制的,这种圆形的大盾能很好的保护人全身,而且相当轻便,按《广阳杂记》记叙:“……然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

按照记载,藤牌出自于福建江浙一带,为戚继光所发扬光大,戚继光的藤牌手是抗倭的主要兵种之一。这类藤牌圆大3尺,重量不超过9斤,用山中老藤浸油编织,编缀了一点铁片和兽面,对刀砍箭射都有极好的防护能力。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清朝时期藤牌居然还被拿来防御火枪,康熙年间攻打雅克萨,朝廷寻找了一批熟悉藤牌训练的明朝旧人,建立了一支清朝的藤牌手,他们用大型藤牌掩护移动,身穿老虎服,用地堂刀法进击,很是取得了不少战果。这类“牌刀手”在清末还存在,但在新式的洋枪洋炮面前,他们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古代长枪上的“红樱“”有什么用?

古代长枪上的“红缨”其实有一个专用称号,叫做“血挡”,看到这个名字,估计大多数人就知道它的基本用途了,牙刷是用来刷牙,血挡是用来挡血的。

假如没有这个配置,光溜溜的一杆长枪,“噗”地一下扎进敌人的身体,恰好捅断一根主动脉,一拔枪喷自己一身血,好多血还会顺着枪头流满枪身,枪身变得黏糊糊滑腻腻的,这仗下一步还怎么打?

枪头下方有了这红缨后,就好办了,“噗”地一下扎进敌人身体的同时,红缨随着惯性呈伞状散开,即使对方的血喷得很凶,也能挡得住,更可以阻止血液顺杆流的到处都是。

做成红色的缨穂,是为了跟血液的颜色保持一致,清洗不清洗都是那个色。

红缨枪上的红缨还有其他作用:

一、阻隔。

当扎入敌人身体时,能起到阻隔作用,枪头扎进去,对手基本没有战斗力了,不用连枪身一并扎的太深,拔都不好拔,扎到红缨所在的位置,足矣。

二、晃眼。

一簇鲜艳的红色在对手眼前不停晃悠,会极大的分散对手注意力,为自己争取到一招制敌的机会。

三、训练。

自己训练时,根据红缨的飘动幅度、方向、花型,可以知道自己的手法、力度到位与否,以便及时纠正改进。

四、平衡。

适当增加枪身空气阻力,保持枪身稳定平衡性。

五、装饰。

好帅,好帅。

古代的长矛和长枪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长枪: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是由利刃加棍棒组成的长柄刺击兵器,外形与矛相似,柄长于刃,与短兵器械完全相反,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大名器”之首,被称为“百兵之王”。

长矛:兵器名,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是战争中常用兵器。长柄,有刃,用以刺敌。

2、应用的年代不同

长枪:应用在隋唐以后。

长矛:主要应用在南北朝之前

3、头部特征不同

长枪:枪头轻,短,小,中脊隆起,杆子进入到枪头的一半,属于轻头武器。

长矛:矛头多数长,重,中脊不隆起,属于重头武器。

4、杆的软硬不同

长枪:枪杆的材料用的是柔韧的白蜡杆。

长矛:属于重兵器,杆以枣木等硬木或精钢制成,基本没有韧性。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赵云墓出土的龙胆枪是真的吗?

赵云,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蜀汉大将军,曾经在长坂坡一人独闯曹军,保护了后主刘禅和刘备的甘夫人。由于赵云的完美人格,又长得俊秀,可以说是百姓最喜爱的三国英雄。

赵云最出名的便是那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常山在哪呢?在现在的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由于常山的改名,现在赵云已经被戏称为“石家庄赵子龙”了。

那么这么一位为蜀汉尽忠的将士,死后被葬在哪里呢?

据说在赵云的河北老家有一座赵云后人为其建造的衣冠冢,这个衣冠冢后来经过相关专家的考察,发现这个墓并不是赵云墓,而且赵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将军而建的。而现如今被大众所公认的赵云墓是在今天四川成都大邑县城东1公里的银屏山下。

建兴七年,赵云病故,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后主刘禅便“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同时追封其为“顺平侯”。作为一个候级别的人物,那陪葬品不仅有很多精美的古董,还有赵云的贴身兵器。

据说这个墓中曾经出土了赵云枪和龙胆枪,那么这是真的吗?查阅了一些资料以后,我发现这是假的,大邑的赵云墓从来也没有被挖掘过,其他的赵云墓基本都是假的,不可能出土赵云枪和龙胆枪。

大邑县的赵云墓由于历史很久,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修复和维护,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清朝所重建的赵云墓,但是民国以后又经历了多次维修。这些经过都被记载在了《蜀中名胜记》、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等文献中。

赵云墓不仅没有被挖掘,也从来未盗掘过,而作为地位很高的赵云墓,那其中的古董肯定也很多,为什么没有变成盗墓贼的目标呢?

第一,我认为盗墓贼之所以不敢轻易去盗赵云墓,那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赵云的名气,赵云是一个极为正面的人物,在很多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心系百姓。受到了大量的百姓支持,那很多盗墓贼都不敢去冒险。

第二,据说只要有人去挖赵云墓,天必下雨。据传说,以前赵云墓因为天灾人祸,需要不断修缮,而在修缮的时候,就要去挖赵云墓,而一挖天就下雨,一下雨刚挖出来的坑就被雨水冲刷填平,一挖三天都是如此,最后第四天作罢以后,天却放晴了。

第三,据说一旦挖赵云墓,一定会出现大量蛇出来守护墓。以前曾经有盗墓贼试图去盗掘赵云墓,但是他们一挖赵云墓,赵云墓中就大量的蛇跑出去,最后这群盗墓贼不得不放弃盗墓,而这个事情也被盗墓贼传言出去,以致很多盗墓贼闻风丧胆,不敢再去盗掘。

不过,个人以为,后两种可能只是传言而已,下雨本就很难挖掘墓,而且赵云墓坐落在山下,多年从未经过修缮,那肯定很多生物。而且蜀中本就天气湿冷,蛇能大量繁殖,出现很多蛇是很正常的,反观第一种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赵云乃一代忠君爱民的奇才。

冷兵器里面的茅,枪,戟是不是一个种类和类型的?

不是!

首先,矛和枪形制很像,但是重量不同。

矛和枪的样子是一样的,但是,在用料上有区别。矛的重量远比枪重,长杆使用硬木头制作,没有韧性。而枪是软木制作,讲究韧性,挥舞起来枪杆会弯曲。

(张飞使用的是“蛇矛”,周围小兵使用的是普通的“长矛”)

简单来说,著名的马其顿方阵使用的长杆武器,应该属于“矛”。而《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使用的就是“百兵之王”---枪!

(矛和枪的战斗部形制各异,基本上都满足带仞、能刺的功能。)

还有,抗战时期,游击队员和儿童团使用的红缨枪,也属于“枪”。

(这是红缨枪,枪杆有韧性。)

另外,矛有一种特殊形制的----蛇矛,就是张飞使用的那种。其头部不是菱形,而是像一条蛇一样弯曲向上。做成这种造型,主要是为了增加刺杀深度,增加威力。

其次,在矛和枪出现之前,士兵使用最多的是“戈”!

(后面士兵,使用的是戈)

“戈”是平头的,不能刺杀,只能“割”。这跟当时的作战方式有关。看外国骑士决斗电影,两人各拿一个十米长矛对冲,首先被集中地能把长矛前端给顶碎好几米。

(怼不死你!)

而我国古代不是这样,我国春秋战国之前时流行的是车战,士兵站在飞驰的马车上杀敌。此时,拿长矛拼刺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当时会有一个士兵站在马车上拿着“戈”,跟使用镰刀一样,收割人头!

等到汉朝以后,车兵被淘汰了。开始使用骑兵和步兵,这才开始流行上面说的“矛”和“枪”。

戟的构造比上面两种复杂的多。

(这就是最初的戟,并不好看)

从外形上看,戟就是“矛(枪)”和“戈”的合成体,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戟的种类也多,造型各异。按照使用兵种,基本上可以分为:马上戟、步战戟、双戟。

当然,电视上吕布用的那种戟,基本上只用于仪仗队。。。

总之,越是好看的兵器,制作成本越高,越不实用。真正大量装备军队的武器,都是造型很简洁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